【全国百强中学】河南省实验中学地理同步练习:1.1地球和地球仪
大小:615.5KB
内容简介:一、单项选择题。 1. 科学家经过长时间的精密测量,发现地球的真实形状是( ) A. 正球体 B. 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C. 平面 D. 透明的不规则球体 2. 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,地球的表面积约为( ) A. 5.1亿千米 B. 5.1亿平方千米 C. 5.1亿立方千米 D. 5.1平方千米 3. 人类利用卫星技术,精确测量出地球的赤道周长,其长度大约是( ) A. 3万千米 B. 4万
【全国百强中学】河南省实验中学地理同步学案:1.1地球和地球仪
大小:1421.5KB
内容简介:一、学习目标 1.在地图上找出秦岭、淮河,并说明秦岭—淮河一线的意义。 2.在地图上指出四大区域的地理位置、范围及划分界限。 二、学习重难点 重点: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位置、范围及划分界限。 难点:结合地图,使学生形成地理事物的空间概念。
【优选】1.1地球和地球仪 教学设计
大小:531.7KB
内容简介:本章教材主要包括地球和地球仪、地球的运动、地图的阅读、地形图的判读四个部分,其中地球和地球仪、地球的运动属于自然地理知识,是初中地理教学的难点。地图的阅读、地形图的判读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地理技能。 “地球和地球仪”一节,教材从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入手,并通过研究地球的模型——地球仪,详细介绍了相关地理知识,主要包括地球仪中各部分的名称、纬线纬度、经线经度、如何运用经纬网确定一个地点的地理位置等。
【优选】1.1地球和地球仪 资料拓展
大小:163KB
内容简介:经纬度线的来历 为了精确地表明各地在地球上的位置,人们给地球表面假设了一个坐标系,这就是经纬度线。那么,最初的经纬度线是怎么产生的?又是如何测定的呢?公元前344年,亚历山大渡海南侵,继而东征,随军地理学家尼尔库斯沿途搜索资料,准备绘一幅“世界地图”。他发现沿着亚历山大东征的路线,由西向东,无论季节变换与日照长短都很相仿。于是他做出了一个重要贡献——第一次在地球上画出了一条纬线,这条线从直布罗陀海峡起,沿着托鲁斯和喜马拉雅山脉
【优选】1.1地球和地球仪 同步测试
大小:329.5KB
内容简介:一、选择题 1.下列关子经纬线的说法,正确的是 A. 经线指示东西方向 B. 纬线的形状是半圆形 C. 经度越高,经线越长 D. 赤道将地球平分为南、北两个半球 2.在海边观察远处驶来的轮船,会出现下图所示①→②→③的现象,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. 地球是个球体 B. 地球由西向东自转 C. 地球绕太阳公转 D. 海平面上升 3.经过精密仪器测量,地球的表面积约是
【推荐】1.1地球和地球仪 名校作业(两份打包)
大小:3565KB
内容简介:【推荐】1.1地球和地球仪 名校作业(两份打包) 本帖最后由 雪中飞918 于 2018-7-30 08:33 编辑 ]
【推荐】1.1地球和地球仪(第2课时) 名校作业
大小:1673.4KB
内容简介: 1.在图中填出各纬线的纬度。 2.描画出赤道,30°纬线,60°纬线,南、北极点。 读图,回答1~3题。 1.下列对纬线叙述错误的是( ) A.所有的纬线长度都相等 B.所有纬线都与赤道平行 C.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D.纬线形状是圆 2.关于赤道的叙述,错误的是( ) A.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 B.赤道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线 C.赤道是南北纬度的分界线 D.赤道指示南北方向 3.从南极到北极,
【推荐】1.1地球和地球仪(第1课时) 名校作业
大小:1934.8KB
内容简介: 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是:________。 读图,完成1~2题。 1.最先证明地球是球体的历史事件是( ) A.加加林从太空看地球 B.哥伦布发现美洲 C.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 D.美国人登月 2.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过程,下列能确证地球是球体的是( ) A.天圆地方 B.日食 C.太阳和月亮 D.卫星照片 本帖最后由 雪中飞918 于 2018-7-30 08:33 编辑 ]
【精品】1.1地球和地球仪 深度点拨
大小:223KB
内容简介:要点一: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.地球的形状 人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,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: (1)“天圆如张盖,地方如棋局” :古代人由于活动范围狭小,往往凭自己的直觉认识世界,看到眼前的地面是平的,就以为整个大地是平的,并且把天空看作是倒扣着的一口巨大的锅,这就是我国古代“天圆如张盖,地方如棋局”的说法。后来,人们根据太阳、月亮的形状,推测地球也是一个球体,于是就有了“地球”的概念。 (2)麦哲伦环球航行:1519
【精品】1.1.3地球和地球仪 同步练习
大小:598.5KB
内容简介:1.下列地点中,其位置符合东半球、北半球、低纬度三个条件的是( )。 A.(165°E,20°N) B.(21°W,5°S) C.(15°W,25°S) D.(15°W,25°N) 2.习惯上划分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( )。 A.0°经线和180°经线 B.20°E,160°W C.0°经线和0°纬线
【精品】1.1.3地球和地球仪 导学案
大小:918.3KB
内容简介:【学习目标】 1.在地球仪或经纬网的地图上读出任何地点的经纬度,并能说出任一点所处的半球位置。 2.利用地球仪或带经纬网的地图找到与给出的经纬度对应的地点。 3.利用经纬度判断地球仪上任意两点的方向。
【精品】1.1.2地球和地球仪 同步练习
大小:178.8KB
内容简介:1. 下列事例不能证明我们的家园是一个球体的是( ) A. 月食的图片 B. 日食的图片 C. “神舟八号”上天拍摄到的地球照片 D. “大洋一号”科考船环球航行成功返航 2. 《封神演义》中的“遁地太岁”土行孙奉师命下山助武王伐纣。如果他想验证一下自己的“遁地”能力,从家中钻入地球,始终保持直线前进,则他到达地球另一端的距离约为( ) A. 40 000千米 B. 5.1亿千米 C.12 742千
-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
- 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
- 第二节 地球的运动
- 第三节 地图的阅读
- 第四节 地形图的判读
- 单元综合
- 第二章 陆地和海洋
- 第一节 大洲和大洋
- 第二节 海陆的变迁
- 单元综合
- 第三章 天气和气候
- 第一节 多变的天气
- 第二节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
- 第三节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
- 第四节 世界的气候
- 单元综合
- 第四章 居民与聚落
- 第一节 人口与人种
- 第二节 世界的语言和宗教
- 第三节 人类的聚居地——聚落
- 单元综合
- 第五章 发展与合作
- 发展与合作
- 单元综合